近代訳語のいわゆる転用語について―「文学」と「教育」を例として

書誌事項

タイトル別名
  • Semantic Transfer in Modern Translational Equivalents: The Cases of “<i>Bungaku</i>” and “<i>Kyōiku</i>”

抄録

<p>“文学”“教育”各自出现在《论语》《孟子》里,且在 19 世纪中叶的英华辞典里,都已分别对译为 literature 和 education,但中文里“教育”多用作动词,尚未形成一个概念,时常拿“文学”来囊括之。而 20 世纪初,受日本的影响,“教育”异军突起,迅速压倒一切。“文学”反倒缩小领地,仅坐稳一个学科名词。在日语里,把这种起源于中文古典后用作近代译词的,称作“转用词”。于是这两个词理所当然地被视为在日语中形成的近代概念,甚至称为“和制汉语”。本文认为应该客观评价在华传教士在完成语词对译上所做出的贡献,同时也关注日文在借入该词后对之注入的新概念,将这类词划为中日合作新词,以便完整地描述近代语词概念形成的全过程,解消在译词分类上的矛盾和混乱,并化解由此引发出的一些民族主义情绪。</p>

収録刊行物

  • 中国語学

    中国語学 2021 (268), 22-53, 2021-10-31

    日本中国語学会

詳細情報 詳細情報について

問題の指摘

ページトップへ